日常工作生活中,经常有与人线上联系
接收压缩文件的情况
但是,有些骗子也盯上了这一途径
(相关资料图)
近日有网友表示
自己在接收压缩包文件的时候
电脑居然中病毒了
而且
中招后电脑会被远程操控
还会出现微信、QQ号被盗等情况
近日,从事装修行业的萌萌(化名)反馈,她经常会遇上客户加微信后带着户型图来询价的情况。5月初,有客户通过某二手闲置平台找到其店铺咨询装修事宜,两人加微信后,对方随即发来一个压缩文件,称是户型图让萌萌查看报价。
萌萌用手机点击后发现无法打开,将情况告知了对方,对方却坚称不可能,并指导她用电脑打开。“然后我就发现电脑中病毒了,而且删不掉。”萌萌说,自己目前没损失,但因为中了病毒,无奈之下只能重装了电脑系统。
遇到这类情况的不止萌萌一人,自4月初开始,同样从事室内装修设计的小陈(化名)和同事也频繁收到客户发来的压缩文件。
“都是以图纸和其他内容为借口发来的压缩包,点开后发现是执行程序,后缀显示是exe。”小陈说,自己所在的公司在网上有店铺,很多客户会通过店铺加微信,咨询合作事宜。这几周,他和同事几乎每天都能遇到陌生客户发来压缩文件的情况。
▲小陈和同事多次收到“客户”发来的压缩包文件
“一开始是需要解压的压缩包,后面直接发带有.chm和.bat后缀的文件,我们后来发现都是病毒。”小陈表示,这些客户自称发来的文件是图纸,让其打开文件报价,有几位同事第一次遇上基本就中招了。
▲小陈同事收到自称是客户发来的压缩文件
多行业网友遭遇压缩包骗局,中招后电脑被远程操控,甚至出现微信、QQ号被盗等情况
近一个月以来,在社交平台,陆续有各地的网友发布经历该骗局的内容。
▲社交平台多位网友发布受骗经历
这些文件大小多在10M以下,小的只有20K,不少网友在对方诱导下用电脑打开运行了文件,电脑随后中了病毒。
而在中招后,不少人发现自己的电脑在空闲之余被远程操控,同时微信或QQ被盗号,出现疯狂拉好友建群、发营销信息的情况。
多位网友称,自己微信因为被盗号后多次拉群被限制了登录,有的甚至被永久封号。
警方建议个人可先核实一下对方身份、留下电话、微信等等,因为“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可能构成犯罪,留下对方身份信息可对对方产生威慑作用。
另外,警方还建议商户可以每次接收文件后,在不打开文件条件下使用杀毒软件查杀一遍,确认没查出病毒再打开文件。
有专业知识或者安全意识比较强的市民,可配备一台工作专用机或者装个虚拟机,平时关注系统补丁的更新,配置好防火墙,定期备份数据等等。
针对已经感染病毒的电脑,一般可以用杀毒软件进行杀毒,但如果感染比较严重,受害人又不放心,也建议重装系统,避免留下隐患。
警方表示,计算机病毒是人为制造的,有破坏性、传染性和潜伏性,对计算机信息或系统,能够起到破坏作用的程序。
✦运行速度慢
病毒会占用计算机的计算资源、内存空间和网络宽带,让计算机不堪重负,部分电脑病毒还会采用映像劫持技术,将常用的应用程序运行路径进行更改为病毒运行目录。
✦计算机自行开启
有些计算机病毒出于自身感染扩散的目的,会在特定的时间点或时间间隔启动计算机。如果你下班前明明已经关闭计算机,第二天上班时却发现,计算机处于开机状态,那很可能是你的计算机中毒了。
✦文件系统怪相丛生
如果你的桌面图标突然不见、硬盘盘符消失、硬盘容量减少,或者文件目录混乱、出现很多来历不明的文件,这些就是病毒的“杰作”。
✦出现蓝屏或黑屏
黑屏比较少见,蓝屏却比较多见了。中了莫名的恶意病毒可能在运行某个游戏或某个软件时突然计算机出现蓝屏,而这些蓝屏代码可能是某条常见代码。
✦主页强行刷新或跳转
主页被篡改是早期病毒的主要攻击对象,计算机操作系统中毒后一般都会发生浏览器主页被篡改的现象。如果同时伴有浏览器页面不停反复载入、刷新或无缘无故弹出广告,那么很有可能是中病毒了。
✦断开网络连接
发现计算机感染病毒后,断开网络连接就斩断了病毒与外界联系的渠道,无论其试图网传你的文件还是感染其他计算机,都能被有效阻止。
✦利用杀毒软件扫描查杀病毒
对于普通病毒,一般的扫描杀毒即可恢复系统正常状态;但如果病毒比较棘手,导致系统死机、运行缓慢甚至连杀毒软件都不能工作,这时需要重启操作系统。
✦重装操作系统
一般而言,病毒都会驻留隐藏在系统分区,重新安装操作系统是最彻底的清除办法。重装完系统后要及时安装杀毒软件,更新系统补丁,然后将所有的账号密码进行更换,包括邮箱账号、社交账号、网盘账号等,并对所有曾经连接过感染主机的U盘、移动硬盘进行查杀扫描,彻底清除遗留病毒文件。
✦信息备份
清除完病毒后,导出重要的文件进行备份,把扫描过的硬盘挂载为普通硬盘,将其中的重要文件资料进行备份。注意:仅备份文档、照片等非程序数据文件,程序文件不要备份。
此外,警方提醒,除了入侵电脑系统的病毒外,如今还有不少针对手机系统设置的病毒,市民在收到陌生短信附带链接后,切勿随意点击短信中的链接,有可能是病毒或跳转钓鱼网站引发诈骗事件。
文章来源:广东普法、广州日报、@人民日报、新华网、浙江在线、中卫网警巡查执法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