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最重要的一点。整个古文修心系列,整个悥学的底层结构,都是辩证唯物主义。这个系列自诞生之初,就和神秘学/玄学/宗教泾渭分明。整个系列一直在谈的,是作为人的修心,并且最终也是提升人的修心,而不是依赖于神仙妖魔,依赖于道祖佛祖。
图片来源网络:马克思和恩格斯
修心就是修心,没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前沿后缀。修心不能让人羽化飞升,不能让人超脱轮回,不能让人成神成佛,更不可能让人掌握超能力。神话故事是神话故事,现实世界是现实世界。我们修炼自己的内心,使自己变得强大,不是为了取悦什么神仙,也不是为了对抗什么妖魔,更不是为了死后可以去一个什么地方享清福。
(相关资料图)
我们修心,修的是道德,是理性,是超脱世俗框架的坦然,是了悟事物本质的自得。我们之所以修心,是为了自己。为了让自己更好地生活,为了让自己不至于陷入到迷茫之中,为了让自己可以更从容地走完人生这一段长长的路。我们所努力的,我们所付出的,都是基于现实的。我们旨在改造内心,也旨在改造自我。
为什么修心是改造自我的途径?为什么要修心?因为我们是有欲望的。欲望构成了我们,也为我们的人生设计了剧本。一个贪吃的人,大概率滋生各种因为消化疾病,一个经常通宵撒旦打游戏的人大概率会在某一个夜里猝死。这些都是早已写好的生命剧本。
图片来源网络:疲惫的人
那么,我们所修的,是“宿命论”吗?不是。生命是随机的。每个人的命运也受到随机要素的影响。这些都是切切实实的物质影响。一个吃糖无度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患上糖尿病的概率会越来越高。一个经常不注意爱护眼睛的人,很容易就会近视。这不是宿命,而是因果。
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在为未来埋下伏笔。我们未来发生的一切事情,都很可能在过去找到源头。这就是因果论。没有什么事情是平白无故发生的,任何事情的发生必然有其原因存在。而有时候,我们之所以认为一切发生得很突然,其根本在于我们没有洞悉到那些征兆和预示。
而修心,便是让我们从这些因果中去看到,并且相对合理地知道怎么去规划过去,现在,未来。修心者无时不刻都在对抗欲望,而欲望则决定了人在未来会发生什么样的大问题。我们虽然无法彻底消灭欲望,但是我们可以试着去化解或者控制它。
修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就是在修“欲望”。欲望大多是完完全全遵循本心的本能,而道德却是违背我们自我本心的行为规则。所以我们为了对抗欲望,就要掌握道德。通过修心,学习道德,并且将其融会贯通。
图片来源网络:太极图案
而即便能够把我们内心的欲望淡化,乃至消融掉。我们也只可能改变我们自身,改变我们自己的认知,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感受。但是,这一步的改变,却会让我们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并且在这个社会中慢慢地获得尊重和成就。拿出轨来举例,我们修心,便可知欲望的本相,就会发现出轨偷情不过是一时的快感,但是其作为一个“因”,将会引发个人,家庭,社会乃至国家的重大“果”。那么在这个因果之间,普通人容易追随欲望,而后靠谎言瞒天过海,最后吞下妻离子散的恶果。而修心者,在一开始就能看见放纵欲望的后果。
这便是修心的意义。修心,是为了“知”。通过平静的感应,去看清自己的欲望,去掌控自己的人生。我们人总是有一种“趋利避害”的内在冲动,我们总会有着对追求幸福美好的冲动和渴望。而美好生活的前提,在于拥有美好的心态。一个心情不好的人,哪怕身在花丛中,也只会破口大骂,而看不见身边的美景。
图片来源网络:蝴蝶效应
修心,是为了看见自己,看见自己的种种过往,看到现在如何影响未来。这就是“见自己”。一步步改变自己,而改变自己将来带蝴蝶效应,一点小小的改变,就有可能在未来带来意想不到的变化。一个人的小小改变,就有可能改变一整个家庭,甚至一整个家族。这就是“见天地”。最后,当一个家庭,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乃至一整个种族都被这小小的改变改变之后,未来也就被彻底撬动,被打开全新的可能性,步入更光明更充满希望的时代。这就是最后的“见众生”。
修心的三层境界:见我,见天地,见众生。正如古时候儒家学派所推崇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又正如《悥经》中的箴言:水滴石穿,万蚁吞象。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