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聚焦 > 详情

波司登业绩增速降至个位数 一年关店386家-世界热点评

2023-07-04 11:50:12来源:中国网财经

【波司登业绩增速降至个位数】波司登近期发布了2022/23财年业绩。报告期内,波司登实现收入167.74亿元,同比增长3.5%;权益股东应占溢利为21.39亿元,同比增长3.7%。


(资料图片)

记者注意到,这是自2017财年以来,波司登的收入及权益股东应占溢利年度增速首次降至个位数。与此同时,波司登的毛利率与上年同期相比下滑了0.6个百分点,资产净收益率(平均)同比下降0.44个百分点,不过净利率上升了0.16个百分点。

波司登首席财务官兼副总裁朱高峰在6月29日的发布会上表示,收入增速的放缓主要受疫情的影响,今年外部影响因素都已经消失,预计今年门店经营就会恢复,虽然市场消费略显疲软,但还相对乐观。预计未来3年波司登的收入增速,应该会高于过去5年的复合增长率。

羽绒服常规零售网点一年关店386家

财报数据显示,目前波司登最大的收入来源依然是羽绒服。2022/23财年,该业务收入为135.75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为80.9%,同比上升了2.7%。其中,波司登品牌收入为117.63亿元,同比上升了1.2%;雪中飞品牌收入同比增长了25.4%,但冰洁品牌收入下滑了46.7%。

波司登在公告中表示,重塑波司登成为中高端時尚功能性时代品牌,雪中飞定位在中端市场,冰洁定位为中低端服饰;其中冰洁从2020/21财年开始大力收缩线下代理渠道,转型发展线上。

2022/23财年,波司登羽绒服业务常规零售网点总数减少386家至3423家,其中自营零售网点和第三方经销商经营的零售网站分别减少了327家和59家。不过,除了常规的零售网点,波司登还开设了超过1000家旺季店,旺季店指的是在销售旺季开设时间为1周至3个月不等的门店,主要聚焦省会城市开设,以当季流行的Top款为主要销售产品,且落位主要集中在核心商圈及体育运动场。

不断关店的同时,波司登还在不断提价。波司登集团CFO朱高峰此前曾公开表示,2017年品牌转型之前,波司登的吊牌价平均在1000元-1100元,到2021年吊牌价的均价已经上涨到1800元左右。以此计算,四年来吊牌均价涨幅在80%左右。

朱高峰在2022年11月25日的半年报业绩发布会上曾提到,波司登正在量增与价增之间寻求平衡点,整体而言,未来两年,波司登羽绒服的价格还会稳中有升。记者注意到,目前在某电商平台的波司登官方旗舰店中,券后价超过5000元的有10款,售价最高的一款达9819元,券前价格则超万元。

女装业务收入下滑22.2%

除了羽绒服,波司登还做贴牌加工管理、女装等业务。财报显示,其中贴牌加工管理板块2022/23财年的收入为22.94亿元,同比增长20.7%,占集团收入比重为13.7%。

记者注意到,在波司登众多业务板块中,贴牌加工管理毛利率垫底,2022/23财年仅为19.9%,而羽绒服及女装业务的毛利率则在65%以上,其中波司登品牌更是超过了70%。

波司登2022/23财年女装业务收入为7.03亿元,同比下降22.2%。据了解,波司登旗下有四个女装品牌,杰西和邦宝品牌收入分别下滑了10.7%和33.8%,科利亚诺及柯罗芭的收入同比下降了23.2%。

截至2023年3月31日,波司登女装业务的零售网站总数为457家,与上年同期相比净下降了5家。

此外,波司登还开展了多元化服装等业务,该板块2022/23财年的收入为2.03亿元,同比增长9.2%,其中飒美特校服收入1.86亿元,同比增长15.9%。

多家券商下调目标价

对于波司登未来,信达证券在研报中提到,看好公司长期成长性,羽绒服行业产品领先优势明显,未来新冠疫情影响改善,居民消费信心有望提升,公司业绩预计保持稳定增长,维持波司登“买入”评级。不过需注意行业需求波动、天气偏暖、行业竞争加剧风险等。

华泰证券在研报中提出,随着疫后消费逐步回暖,波司登及其经销商以健康的库存轻装上阵,预计收入同比增速在低基数上恢复至10-20%区间中段,叠加运营效率持续优化,净利率有望同比扩张。

同时,华泰证券还提示了天气波动导致销售季节性明显、品牌升级及单价提升不顺畅、女装业务资产减值损失风险和原材料涨价过快拖累利润率扩张等诸多风险,并将波司登的目标价下调6%至5港元。

中金公司研究报告指出,考虑到零售环境尚未恢复,下调波司登集团2024财年每股盈测6%至0.24元,而2025财年则预计为0.29元,维持“跑赢行业”评级,目标价下调14%至4.5港元,以反映近期服饰板块的估值中枢回落。

国信证券也称,由于盈利预测下调,下调目波司登标价至5.0-5.6港元(原5.4-5.9港元),对应FY202418-20x PE,维持“买入”评级。

标签:

上一篇:今日热搜:中国驻日大使馆阐述中方对福岛核污染水排海问题立场
下一篇:最后一页